自明清以来就是运河上的重要码头,城区也依运河而建。德州城城墙外周长十里加一百八十步,内周长九里十三步,城内占地3721亩,约合2.5平方公里,是不是很小。那时候的德州不仅是一个州的州衙所在,更是一个军事重镇的驻地所在,提到德州的军事地位,就不得不提德州的卫所。洪武九年(1376年),设立德州卫,是为正卫。德州正卫 7所计 56屯(村)。主要任务是守城、治城、管河、护漕、护仓、运船等。永乐五年(1407年)又置德州左卫。左卫 6所计 55屯(村),共计 110屯(村)。至此,两卫共有11200人。这些军屯部分布在运河两岸。德左二卫的屯田,范围主要包括散落于沿运河的山东、直隶两省的13州县,即自上游的临清、夏津、清平(治在今高唐清平镇)、高唐、武城、禹城、平原、恩县(治在今平原县恩城镇)、故城,至下游的景县、吴桥,东到陵县、德平、乐陵,大小与今天德州市所辖面积大体相当。
清朝初曾沿袭明旧制,后来逐步对其改制,至清·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德州卫所全部裁撤,并将刑名钱粮归并于附近各州县。故原德州二卫的七所五十七屯便划归了德州管辖,其余划入附近州县。注:“红庙、小屯、六屯、东万庄、 西万庄、西新庄” 6个村划归故城县。
清·宣统元年(1909年),时任德州知州的杨学渊,对所屯和乡里村落进行了合并重新划区。将全州划为九个区:即城厢区、连城区、将陵区、绎幕区、屯氏区、龙潭区、临齐区、安德区、厌次区。
民国时,将德州改为德县。这时的德县仍沿用了原九区制。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时任德县县长的李树德公布了德县的区划:城厢为第一区、连城为第二区,将陵为第三区,绎幕为第四区,屯氏为第五区,龙潭为第六区,临齐为第七区,安德为第八区,厌次为第九区。其中,德县第三区、第四区,就多为今运河西属河北的某些村落。
抗战时期,1943年原属德县三区、四区的百草洼、五里庄、阎庄、留智庙等五十多个村庄,划归景南县管辖,后景南县与景县合并。原属德县四区的三里庄、魏庄、代官屯、八里庄、钟辛庄、杨家圈划归故城县。
1946年2月,原属于德县的桑园镇划归到了吴桥。
1952年将已属景县留智庙镇的五里庄、张庄、陈庄、李庄、李家门楼、叶园、宋家道口、东营、西营等十五个村庄,及已属故城的代官屯、东八里庄、钟辛庄、魏庄、三里庄、杨家圈等六个村庄,划归山东德县管辖。吴桥桑园镇和附近以南的村子划归到了德县。
1953年9月,李家门楼、叶园、宋家道口、东营、西营等五个村庄,又从德县划归了景县。
1953年11月,将德州市的桑园镇和德县的刘池庄、大兴庄、罗辛庄、第五、第六、第八、大第八、小丁庄八个村又划入河北吴桥县。
有资料推测头屯、二屯(娘娘庙)、大第八、小第八、第十、河北涯(即四屯)、第九、第七、大第五、小第五、芦家圈、东第三、西第三、东殷庄、杨坞等” 15村(简称“九屯”)在1956年划入故城县。
1965年,将河北省吴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的赵芙蓉、赵虎、刘汉、赵宅四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陵县(今陵城区)。1992年赵虎、赵宅乡同时划归德城区,2000年6月赵虎乡、赵宅乡合并为赵虎镇。此后,德州城区与河北省界基本稳定了下来。
这种省界的确不利于德州的城市建设,特别是运河西岸土地制约了工业的发展,省界制约了绕城高速和外环的建设。德州虽在明清时期繁荣,进入了33个工商业城市之列,但毕竟只是一个散州,级别都不如临清。那时候德州规模很小,管辖范围也是贴着直隶省界,外围并没有太多的土地。成立德县以后,按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区划调整,大概率是准备像临清、武城一样,直接以运河为界。如果真是那样,德州火车站可就直接贴着省界了。不过,德州还是争取了运河西岸一部分村庄,不知道什么原因,难道是因为运河西岸的工业?不过,铁西的确是德州工业的摇篮,纺织厂、国棉厂、电厂都在这里。当然这中间的区划调整估计也涉及到了河北、山东两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频繁的区划调整,桑园镇也许就是对河北的补偿吧。
如今,德州的运河西岸的确没有了发展的空间,也受限于土地狭小和交通瓶颈。面对省界,根本无能无力,更是无法再现曾经的鳞次栉比的运河胜景。如今,德州的发展方向放在了东边,逐步的远离了运河。偶有缝缝补补,但也不过是给河北做的嫁衣。